【武道国学】庄子:天地有... |
|
2016-12-29 16:01:35 |
|
|
|
|
|
 |
|
【武道国学】人生中深藏而... |
|
2016-12-29 13:54:18 |
|
|
|
|
|
 |
|
【武道国学】柔弱胜刚强—... |
|
2016-12-29 13:27:13 |
|
|
|
|
|
 |
|
【武道国学】大道无为的智... |
|
2016-12-09 10:25:44 |
|
|
|
|
|
 |
|
【武道国学】不争为慈,不辨为智 |
|
2016-10-30 15:35:14 |
|
|
|
|
|
 |
|
道家思想的建立者老子 |
|
2016-06-06 16:38:43 |
|
|
因为道家思想是后起的,所以“道家”这名辞比起“墨者”、“儒家’等也可以说时代稍后。在先秦底文籍里有以孔对墨称‘巩墨”,或称‘瑞墨”,但没有称‘儒道”底。《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记陈平底话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这虽可以说“道家”底名称在汉初已有,... |
|
|
 |
|
道教医药文化漫谈 |
|
2016-06-06 16:37:41 |
|
|
道教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道教的创立而肇始于汉末,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发 展至鼎盛,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前不久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其提取青蒿素的技术环节就受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 方》的启发。在大力提倡继承与弘扬中华... |
|
|
 |
|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
|
2016-06-06 16:37:06 |
|
|
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可以说,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之道、实行之道。道家和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要点,这就是合道顺道、自然无为、多样统一及超越对立。道家正是通过这四个要点来追求和实现其和谐的基本目标,... |
|
|
 |
|
老子传承于后世的十大哲理 |
|
2016-06-06 16:35:53 |
|
|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 |
|
|
 |
|
道家经典中的名言警句 |
|
2016-06-06 16:35:30 |
|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
|
|
 |
|
大音希声——古琴与道家文化 |
|
2016-06-06 16:35:02 |
|
|
最美的声音是什么?
《道德经》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声音就是超然洒脱之声,追求的是一份悠然的意境。世上乐器如此多样,那么哪一种乐器最接近“大音希声”的境界呢?那就是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有三千年以上历史,音域宽广,音色深沉,... |
|
|
 |
|
天山瑶池听雪声 邱祖西行传教化 |
|
2016-06-06 16:34:30 |
|
|
穿过人称“石门一线”的狭窄山路不久,纵目向南望去,阴沉沉的天幕之下,白皑皑连绵一片雪山,在密密层层、翠色如墨的云杉林衬托下,白得有些刺眼。雪山脚下,幽幽一汪碧水,静静地倒映着洁白的雪峰和环拥的云杉,真似一面漂浮在虚空的天镜。 |
|
|
 |
|
真武大帝 |
|
2016-06-06 16:33:52 |
|
|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1] 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
|
|
 |
|
白玉蟾祖师 修道真言 |
|
2016-06-06 16:32:53 |
|
|
(白玉蟾祖师,南宋高道大德,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 |
|
|
 |
|
张三丰祖师《水石闲谈》 |
|
2016-06-06 16:25:31 |
|
|
张子曰 : 世人谓读书十年,养气十年。他把读书、养气分为两节事件,便不是圣贤学问。夫读书所以研理,养气所以炼性,性理功夫就在读书、养气并行不悖之中。宣圣云, " 学而时习之。 " 此便足研炼性理纯一不已处。 |
|
|
 |
|
老子《妙真经》 老子遗风 |
|
2016-06-06 16:25:02 |
|
|
前言《道教义枢》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当年老君西遂流沙,至涵谷关,为关令尹喜演《道德》两篇,上下两卷,论修身治国,戒刚守雌,挫锐解纷,行慈检谦下之道,成五千余言。尹喜又录老子谈论言旨为《西升记》,后人又改记为经,成《西升经》。《... |
|
|
 |
|